×
政治与法律

简论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及其文学观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吉州永丰 (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在滁州时自号“醉翁”,晚年更号“六一居士”,北宋杰出的文学家、经学家和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作为一代名臣,团结同道,汲引后进,同尹洙、梅圣俞、苏舜钦等人一起倡导诗文革新,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后人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四大散文家”。

《六一诗话》是欧阳修晚年的诗论作品,也是对其一生诗歌创作经验的总结,自谓“居士退居汝阴而集,以资闲谈(一作话)也”,其中通过记述种种逸闻轶事,品评前人或当代诗人诗歌,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由此也开创了诗话论诗的体式,对后世影响深远。迄今已有不少学者对《六一诗话》进行过研究,但对于作者所称“以资闲谈”多流于表面字义,而尚未有学者对此进行过深入探讨。笔者在对《六一诗话》主要内容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着重对“资闲谈”的内在意义重新进行深入思考,认为《六一诗话》的“资闲谈”是将诗歌相对于政事,或是将文学相对于政治的确切表述,其中也包含着作者的自谦之意,而并非随意之谈。《六一诗话》集中体现了欧阳修的文学思想观念。

欧阳修在熙宁三年(1070)创作的《六一居士传》有云:“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1](P336)据此可知,“六一居士”当为作者晚年自称,其中包含有晚年退居生活的寓意①。

《六一诗话》以笔记的方式来记录文坛轶事,品评诗文,计有28条。通过记述种种趣闻逸事或诗文词句,表达作者对诗人以及诗歌创作的看法。欧阳修重视社会现实生活,强调诗歌要表现历史真实,要有充实的思想内容,深厚的感情,提倡诗歌艺术的形象性以及语句锤炼雕琢的功夫。他不仅充分肯定李杜“务以精意相高”,而且称扬晚唐诗人周朴写诗“构思尤艰”“极其雕琢”,深赞梅圣俞诗“覃思精微”“文词清新”,称引梅圣俞“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的深刻见解。同时,虽然称许陈从易的诗多类白乐天,但又不满效仿白乐天诗歌的语涉浅俗;既对宋初的“西昆体”有所不满,又对钱惟演、刘筠的诗歌多加赞赏,而把西昆体“语僻难晓”归于“学者之弊”。这种富有辩证精神的深刻剖析,对具体诗歌作品的精微辨析,提出了不少很有见地的诗学理论观点。大致说来,《六一诗话》的主要思想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歌咏史事应该真实可信,要以事实为基础,后人可以据此考实

如《六一诗话》有云:

李文正公进《永昌陵挽歌辞》云:“奠玉五回朝上帝,御楼三度纳降王。”当时群臣皆进,而公诗最为首出。所谓三降王者,广南刘鋹、西蜀孟昶及江南李后主是也。若五朝上帝则误矣。太祖建隆尽四年,明年初郊,改元乾德。至六年再郊,改元开宝。开宝五年又郊,而不改元。九年已平江南,四月大雩,告谢于西京。盖执玉祀天者,实四也。李公当时人,必不缪,乃传者误云五耳。[2](P5)

通过对李文正《永昌陵挽歌辞》中记写太祖郊祀和接受降王的史事,进行了具体分析,指出其之“五回”应为“四回”,而此乃传者之误。又如:

王建《宫词》一百首,多言唐宫禁中事,皆史传小说所不载者,往往见于其诗,如“内中数日无呼唤,传得滕王《蛱蝶图》。”滕王元婴,高祖子,新、旧《唐书》皆不著其所能,惟《名画录》略言其善画,亦不云其工蛱蝶也。又《画断》云:“工于蛱蝶。”及见于建诗尔,或闻今人家亦有得其图者。[2](P11)

首先指出王建《宫词》多言唐宫禁中事,而且都是史传小说中所没有记载的。接着指出《宫词》中有“传得滕王《蛱蝶图》”之句,此事史书不载。作者则通过《名画录》和《画断》两部唐代著名绘画品评著作的记录,来证实滕王《蛱蝶图》的真实存在,从而说明王建诗所言不虚。这也表现出欧阳修作为史学家的“信实”精神。

(二)品评前人和当代诗人诗歌及时代文风的演变,简明中肯

如对晚唐诗人郑谷、周朴的品评,云:

郑谷诗名盛于唐末,号《云台编》,而世俗但称其官,为“郑都官诗”。 其诗极有意思,亦多佳句,但其格不甚高。以其易晓,人家多以教小儿,余为儿时犹诵之,今其集不行于世矣。[2](P7)

上一篇:你不知道的办公室政治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