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错解政治”——为何我会如此“痛心疾首
出品/联商专栏
撰文/吴明毅
真诚分享,少我利他。
前几日的一篇文章(《致自己、同龄及新一代青年:切莫错解“政治”》)没出意外的还是引起了较大“反响”,当然这反响主指在我周边,但着实发人深思——亲人的反应多为关心,最为代表的当属母亲,某日她忽而“漫不经心的试探”:“这篇文章写的不错,文笔不减当年(确实好久没写了),但挺尖锐的,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朋友亦然,但角度则多为“感同身受”,认为这篇文字讲出了他们的心声并借此敞开心扉,倾诉无奈;还有朋友圈好友,留言有鼓励的、有无奈的、有已然“笑看风云”的、亦有隔岸观火、坐等后续的……总之,千姿百态、千人千面。这不由让我想起前几日整理书籍时的一则朋友圈分享:
分享之后,反响热烈,但有一个问题很集中且突出——“什么书可读?”而这个问题也着实引起了我的深思与回忆——回顾过往,着实发现“阶段不同、喜好不同”,曾几何时,尤为热爱“黑道传奇”,每当夜深人静时,则会颇具仪式感的打开诸如《教父》系列、《杜月笙传》、《希特勒传》等著作,感慨、品味传奇人生;又有一段时间,则开始热衷于官场文学,诸如“首长系列、笔记系列、秘书系列”如数家珍、津津有味;又有一段时间则醉心于应酬文学,“中国式饭局、酒局”等等也读过不少……但当下再回首,确感误入歧途、甚至走火入魔。
可细思想来,问题是出在这些作品上吗?不是,是出在我的“心”上,简而言之即出发点与目的。
在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老子与其《道德经》了,煌煌五千言,影响深远且广泛——道家从中读出了修道(仙)之道、医家从中读出了救人之方(中医源自道家)、兵家从中读出了不败之法(《孙子兵法》实为道家思想)、法家从中读出了治政之术……还是这五千言,但结果却大相径庭、千人千面。为何如此?出发点不同、目的不同,结果自然不同。
所以,书没有错,错的只在于人、只在于心。
回归主题,我为何会对“错解政治如此痛心疾首?”因为我所痛心疾首的正是那曾几何时的我,如上所言的曾几何时,不正是如此吗?正是因此心、因此念,故购买如此书;正因如此心、如此念,故“悟得如此解”,书没错,我之过。
尤记某阶段全心钻研《二号首长》,看到其描述“领导动作背后的潜台词”时,顿感“醍醐灌顶”、原来如此。之后呢?见到领导每一个动作都会感觉内有深意、每一句话都会思考其中“内涵”,心越来越乱、欲望越来越高、精力越来越分散,成绩越来越务虚。但其实动作还是动作,没变,变的只是心。再比如诸如“君王、将军、首长、大亨”其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在“曾几何时”之时问我,我一定会回答是“手腕、政治”(之前理解“政治即手腕”),但现在看来却绝非如此,且与之截然相反,是真实、简单、利他。
正因为真实,所以心无杂念、轻装上阵,虽不玲珑,但始终如一,得信且为持久之信;因为利他,则备受尊敬,老子有言:“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利人终利己,成人立己,此为天道。以此反观之前错解政治的我呢?因欲望而杂念越来越重、因杂念越来越重而越发不真实、因不真实而越发务虚、因务虚而越发不纯粹、因不纯粹而越发自私、计较……两相比较,一方良性循环、一方恶性循环,如此下去,结果不言而喻。一则路越走越宽,一则如若不悬崖勒马、终将万劫不复。
而我或许是其中走火入魔者,但亦在身边的每一位中或多或少的看到了“曾几何时的我”。
但我确实是很幸运的,因为随着后续经历的越发多元、阅历的逐渐宽泛且接触国学,故终有所悟,尤幸近期无意中听到了罗大伦博士在喜马拉雅上讲的《道德经》,其作为一名资深中医,从医者角度讲此经典,让我恍然大悟,大道原来只是敬天爱人、少我利他。
但路还长,当下只是开始,唯有持之以恒终能知行合一(不存在恍然大悟,真正的大悟即知行合一)。更希望我的切身经历能给大家以启发与警醒,少走弯路即是捷径,迷途知返即回头是岸。
最后,谢谢各位、并期待与大家成为朋友,我的微信号:mingyibym(取“明毅拜阳明”之意,衷心推荐大家学习一下王阳明先生著作,但只要心正,开卷必有益),交流共进!
上一篇:王毅谈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效忠祖国是公职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