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与法律

东林党崛起是当时经济政治的产物,其主张在当

东林党的兴起和发展既是一种历史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和政治现象。东林党出现于晚明时期,对当时和后世的经济政策、政治趋势和文化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东林党的出现与晚明的政治、经济特殊状况有密切的关系,东林党与阉党、浙党及其他派系的激烈争斗构成了晚明“党争”的重大政治事件,对晚明的政治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对起评价历来存在着很大争议。
从文化思想发展来看,东林党既继承了传统儒家的思想理念和道德情操,又对于反对空谈,促进实学思想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东林党使学术与政治混淆起来,使学人严重地卷入到政治争斗中,党同伐异,无休止争斗,这使得学术严重政治化和功利化,影响了学术思想的正常发展,造成了畸形的学术发展现象,其影响也有其消极性。
东林党的出现有其历史背景和政治原因,它的出现与晚明的局势是密切相关的。
明朝中期以后,朝廷的政治日益败坏,明廷权贵和腐败高官利用特权和权利压榨民众,致使民众很难生存,导致民众不断奋起反,政治腐败使朝政很难顺利运转,而压榨严重致使税赋大量减少,经济陷入困境,如果局面不及时改变,明朝将难以继续存在。神宗万历元年1573年),内阁首辅张居正着手推行改革,他在政治上,整治吏治、细化管理措施;在经济上,改进税制、增辟财源、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在军事上,整顿军纪,强化军事力量。当时,神宗皇帝即位时才十岁,张居正是辅政大臣、内阁首辅,手握重权,而且,他的政治能力很强,致使改革能取得一定的成效,明朝的政治经济状况有所改善。
但是,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病逝之后,神宗皇帝亲政,他原本就对张居正专断朝政和限制他追求享乐存在不满,因而,他一掌控朝政,便对张居正进行清算,废除了张居正的很多改革措施,将张居正的“新政”大肆进行改变。神宗帝废除了改革措施,但又没有新的办法,致使明朝的政治经济局势又陷入了困境。在神宗统治时期,以皇帝、宦官、王公、勋戚、权臣为代表的统治阶层形成腐败的政治集团,致使政治黑暗,宦官专权,财政拮据,军事衰败,而艰难维持的朝廷政治局势又要靠苛征暴敛的措施来维持,明朝国力逐渐衰退,渐衰。当时,关内各地有民众起义,而在关外,满洲人的势力逐渐变强,不再顺服于明廷的管辖,并开始对明朝构成威胁。
正是面对着明朝的内忧外患、国势日衰的严峻局面,一些文人学士开始热议国事,主张改革弊政,发出了政治变革的呼声,这便是东林党崛起的背景。东林党崛起于万历朝,它以江南士大夫为主体,既是一个学术团体,又是一个政治集团,它的创办是从顾宪成被革职回乡之后修复东林书院并在其中讲学和热议朝政时开始的。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顾宪成任吏部文选司郎中,掌管官吏班秩迁升及改调等事务,次年,朝廷会同推荐选任内阁大学士的人才,顾宪成提出了一些人选,但他所推的人选皆是明神宗皇帝所讨厌的,而顾宪成固执己见,而且触怒了神宗,他被削去官籍,令其回乡。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顾宪成回到了江苏无锡,他同其弟弟顾允成一起倡议维修东林书院。东林书院原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是理学家程颢、程颐的嫡传高弟、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在东南一带很有影响,但后来荒废了。顾宪成回乡后,在常州知府欧阳东凤、无锡知县林宰的资助下,将东林书院翻修一新,之后,顾宪成与其弟顾允成,以及高攀龙、安希范、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茂才等所谓的“东林八君子”,还有史孟麟、于孔兼等人,在东林书院中讲学,逐渐恢复了书院的名望。顾宪成了泾阳先生,后来,又被称为东林先生。

如果顾宪成等只是在书院开展讲学和学术活动,那么,东林书院便与其它书院没有区别,而顾宪成等人却在讲学之余,热议朝政,裁量人物,抨击弊端等,而他们的言论的影响越来越大,被称为清议。而东林书院的“清议”逐渐传播到社会上,成了一种重要的声音。此后,东林学院便成了东南文人学士们聚集一起论学议政的中心,并引来了“三吴士绅”、朝野的一些重要代表人物、东南城市名流和东南一些实力派代表人物汇聚在聚集在以东林书院,因而形成了一种党派,成为“东林党”。

上一篇:政治操作!蔡英文颁发“爱瑶令”介入罢免活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