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与法律

曾国藩长孙有神童美誉,早年醉心政治,后成为

曾广钧,曾国藩第三子曾纪鸿长子,曾国藩长孙。同治五年八月十日生于武昌抚署。当时其叔祖曾国荃任湖北巡抚,其祖母携其母由金陵归湘乡在此小住,生下广钧待满月后,回原籍荷叶富厚堂。曾广钧才华横溢,少年得曾广钧志,“凡是他要学的,则无所不能”。十来岁就能诗善文,常与长者唱和,王闿运称之为“圣童”。

光绪七年,曾纪鸿去世,曾广钧特授举人,时年15岁。光绪十二年入京朝考二等,改庶吉士。光绪十五年二月复入京会试,中进士,入翰林,为国史馆协修加三级。时年23岁,是翰林院中最年轻者。因以诗取胜,又有“翰苑才子”之称。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曾广钧奉旨“记名”出使大臣,钦派湘鄂49营总翼长,统领钢武马炮队5000人出国援助朝鲜。后中日讲和未开战。光绪二十四年戊戌维新,曾广钧在京加入了新党,所以梁启超的诗界八贤诗中,有赞“曾伯君”之句。戊戌变法失败时曾广钧任广西武鸣府知府,但当时在京,其母安排其先行出京,免受其害。

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进京,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逃到河北怀来,由怀来知县武永接待保驾。第二年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归京,是武永通知曾广钧接返的。(武永系曾纪泽的次女婿,曾广钧称妹夫)慈禧太后逃离北京时,派太监崔玉贵将珍妃推入井中溺死,曾广钧作《庚叶落祠》诗二首,以吊珍妃,极受当时文人的赞赏。不过慈禧太后并不知此情况,慈禧太后回京后曾广钧离开北京到了南京。

宣统三年辛亥革命爆发前夕,曾广钧弃职归里。从此不再加入政治舞台,倒很喜欢研究诗词、书法、算学及外国科学,诸如声、光、电、化等学问。曾作有《环天室诗集》行世。卒于民国十八年十月十一日,享年64岁。  

有《环天室诗集》前后集行世。精书法,马宗霍《霋岳楼笔谈》评点:“重伯书宗率更,稍参北碑,以廓其势,遒整方峻,晚而益和,不似其人之跅弛也。”

曾广钧于诗词,以擅长“玉溪体”驰名,与当时李希圣、汪荣宝、孙希孟并称为擅长此曾广钧书法体的四大家。他的《落叶词》十二首,哀庚子珍妃下井事,哀感顽艳,扑朔迷离,确有几分李商隐无题诗的味道。

《光宣间诗坛点将录》将曾广钧比拟为梁山天巧星浪子燕青,可说十分形象。评语云:“环天室诗多沈博绝丽之作,比拟之工,使事之博,虞山之后曾广钧著《环天室诗集》,此其嗣音”。可说是赞誉备至。但词丽意晦,作为一种流派,存之亦无不可,但究非大雅,只能骇世惊俗而已。

近人李肖聃在其《星庐笔记》中,对曾广钧事记载颇详,兹录其片断:“予儿时读书,即闻曾广钧重伯有圣童之誉,年十六而入翰林,与左文襄(左宗棠)言海国事,惊其远略。潘祖荫、翁同和辈,谓其名业当继文正(曾国藩)而起。薛福成论荐使才以与江标同称。吴大徵疏请率湘军东征,以为右翼长。东事既定,广钧流落江湖,与诸名士饮酒酣歌,以为笑乐。中有典郡之命,亦不到官。”这一段记述概括了广钧的一生。

李肖聃先生挽曾广钧联,海内流传,均推为佳作。联云:“英略为薛庸庵、吴愙斋所钦,皇华论使,羽扇临军,海水正横飞,公孙憔悴伤家国;才力出结一庐、越缦堂而上,少号圣童,长为词伯,风流谁嗣响,湘天牢落对乾坤。”用事之切,对仗之工,令人拜服。

曾广钧的诗歌成就可以在下面的词作中看出来,随便挑出来几句,能感受到深意。

《落叶词》十二首

甄官一夕沦秦玺,疏勒千年出汉泉。凤尾耘槽陪玉辇,龙香宝络殉金钿。

文鸾去日红为泪,轻燕仙时紫化烟。十月帝城飞木叶,更于何处听哀蝉。

赤栏迥合翠明漪,帝子精诚化鸟归。重璧招魂伤穆满,渐台持节召真妃。

清明寒食年年忆,城郭人民事事非。宝瑟流哀弹别凤,寒鱼哀雁尽惊飞。

银床玉露冷金铺,碧化长虹转鹿卢。姑恶声声啼苦竹,子归夜夜叫苍梧。

破家叵耐云昭训,殉国争怜李宝符。料得佩环归月下,满身星斗泣红蕖。

横汾天子家何在,姑射仙人雪未消。恨海千龄应化石,柔乡三尺不通潮。

青羊项下怜朱屟,白马涛头吊翠翘。八节四时佳丽夕,倩魂休上绣漪桥。

朱雀鸟衣莽战场,白龙鱼服出边墙。鸥波亭下春光惨,鱼藻宫中秋夜长。

上一篇:美媒:技术挑战地缘政治的七个观点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