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雪:印度人口是多是少,政治说了算?
印度人口或多或少,这对普通人来说是显而易见的:该国的面积只有中国的1/3,但人口却与中国不相上下。就我所见,从城市到乡村,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对于学者来说,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人多不代表结构合理。如果只控制数量,未来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失衡,比如早衰。在次大陆,人口问题仍然是一个敏感的政治问题。一旦处理不慎,就可能在政治上交给他人,也可能引发民族骚乱,最终威胁到国家安全。
不可否认,长期以来印度穆斯林人口的增长率一直高于印度教徒,但这还远远不足以动摇印度教徒的绝对优势。
次大陆两大民族人口不平衡是印巴分裂的主要原因:穆斯林担心在投票政治下,人口占优势的印度教徒将占主导地位政治舞台和完全边缘化穆斯林。无论甘地和尼赫鲁如何努力,都无法消除以真纳为代表的穆斯林精英的后顾之忧。两个民族最终只能走向分裂。然而,仍有一些穆斯林选择留下。如今,印度穆斯林人口已超过2亿,占全球穆斯林人口的10%,印度人口的15%。奇怪的是,现在关心族群间权力平衡的不再是穆斯林,而是激进的印度教民族主义者,他们担心穆斯林人口增长率高于印度教徒的传言。这就是典型的“对少数多数的恐惧”。而这种恐惧往往被证明要么是出于偏见,要么是无意识地夸大了事实。
印度穆斯林普遍受教育程度低于印度教徒,这是有一定历史原因的.
在英国人进入次大陆之前,次大陆上的穆斯林大部分属于莫卧儿帝国的统治阶级,但其中大部分是低种姓的印度教徒。他们信奉伊斯兰教,但无法改变的是他们的经济贫困。英国人到来后,莫卧儿王朝的长辈和子女不仅被殖民者排挤,更因为他们自身的骄傲和不甘。他们要么选择躲在美丽的波斯和乌尔都语文学旧报纸中,要么转向更保守的伊斯兰教。寻求安慰。
向上和向下的影响,所以相比之下,整个穆斯林人口并不像印度教徒那样愿意接受西方带来的新教育。两者之间的教育差距因此拉大。独立后,印度宪法明确规定在册种姓(占人口的15%)、在册部落(7.5%)和其他社会经济落后群体(27%)提供教育和就业支持,但不包括穆斯林.
教育差距正在加深。根据印度国家统计局2020年公布的数据,印度穆斯林在某些教育指标上的表现甚至比预定部落和预定种姓还要差。
根据世界人口发展规律,生育率与收入和教育水平成反比,因为两者增加后生育的机会成本就会增加。所以穆斯林妇女的总生育率高于印度教徒也就不足为奇了。 1992 年,穆斯林为 4.4,印度教徒为 3.3; 2005年双方为3.4和2.6,2015年变成2.6和2.1。从上述变化来看,印度两大民族的生育率都在下降,下降速度差别不大。不过,印度教徒已率先达到生育更替的水平,因此两大族群的生育差距未来将继续缩小。到2031年,穆斯林妇女的生育率也将下降到2.1。初步估计,到2101年穆斯林占总人口的比例将稳定在18.8%,仅比现在高出3个百分点。
目前印度推行的“二孩政策”有着明确的客观目标,这让在莫迪统治下受挫的穆斯林心理更加不安。
1970年代,印度政府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但公众并不接受。而且,印度人口增长率大幅下降,印度教徒的生育率也趋于稳定。如今,印度正在重新提高计划生育政策,目标是谁,也就是穷人,包括穆斯林群体,已经很明显了。这是一种歧视吗?
此外,任何合理的法律法规原则上不应具有追溯效力。也就是说,二孩政策应该只针对没有生育过两个孩子的家庭,而不是已经生育过的家庭。超级二孩家庭。但是,这两个国家的相关政策显然违背了这种精神。
已经实施二孩政策的阿萨姆邦和计划推出该政策的北方邦,恰好是由人民党管辖。这也说明人民党对自己的执政地位非常有信心。因为莫迪上台后,利用人民党在人民院和联邦院的显着优势,修改了国籍法,改变了查谟克什米尔的地位。尽管引起了穆斯林的强烈不满,但德里等地的骚乱并没有动摇莫迪的地位。
专家学者出面解释说,即使不考虑印度穆斯林的生育率持续下降的事实,如果用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的生育率计算,有可能穆斯林人口在 600 年后成为可能。赶上印度教徒。再正常一点的人会担心600年后的事情吗?也许莫迪政府只是太担心疫情下印度的高失业率。针对某些人总是比解决问题更容易!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
上一篇:中国驻西班牙大使吴海涛:政治操弄只会将全球
下一篇:没有了